高铁时代的河南机遇:旅游业、广告业挖到第一桶金
●郑武高铁开通一周,来少林寺的武汉游客增长20%;河南产品今后有望“贴着地皮飞向全国”。
●高铁带来经济重新优化布局,河南要抢抓稍纵即逝的产业转移机遇。
●高铁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郑州要再次被火车改变,建设服务业集散中心提上日程。
●高铁形成一日生活圈,新的融合、新的机遇随时可能产生。
旅游业、广告业挖到第一桶金
郑州到北京的高铁12月26日要开通,唐总比往常更忙了,她负责的大河全媒体广告公司代理了高铁郑州东站的广告发布权。高铁广告,一定程度上就是“高铁效应的晴雨表”,如他们预料的那样,很多商家盯上了高铁这一新的传播载体。
在新建成的郑州东站,LED大屏、灯箱、刷屏机等多媒体交相辉映,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形式最新的高铁新媒体。唐晓玲说,高铁这一交通工具的变革,带来了大量的人流,也在改变着营销传播方式。
郑武高铁开通前,大河全媒体公司专门举办了一场高铁广告营销会,地产、商业、食品、汽车等20多个行业约300家企业齐聚一堂,争抢高铁广告营销这块新蛋糕。
“高铁带来的商机诱人,有眼光的企业都不愿错过。”唐晓玲形象地将高铁广告比喻为,让你的品牌“贴着地皮飞”。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会快速将产品信息传递到沿线各个城市,从郑州到北京,不过两个多小时而已。
高铁不仅带来新的传播商机。时空距离的缩短更拉近了区域联系,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出行的频率也随之增多。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经济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说,人员流动性强的行业会很快感受到这种变化,旅游业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高铁开通运营带动了沿线区域间游客的频繁互动,郑州旅游已经分享到了高铁带来的好处。”郑州市旅游局副局长何洪波谈到。
他们的调查显示,“十一”黄金周期间,武汉、信阳等高铁沿线城市到郑州的游客持续增长,到少林寺的武汉游客更是增长20%。此时,距离郑武高铁开通才仅仅一周。
何洪波认为,高铁带来的不仅是游客的增多,更提升了外出旅游的质量和内涵,从以前的长途奔波、照个相就走,到如今有时间慢慢体验,这个变化对旅游业的意义更大。
以前,郑州周末游只能吸引周边300公里内的游客。而在高铁时代,则可延长至高铁沿线3至4小时以内的城市,高铁缩短了路途时间,让游客实现了“快旅慢游”的目标。这对旅游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高铁,无形中提升了郑州旅游辐射力,扩大了郑州的客源市场。为了迎接高铁带来的城市群间旅游者的大规模流动,郑州已经和西安、武汉的旅游部门合作开 发高铁旅游市场,开展了系列互动营销活动。可以想见,今后,从郑州乘高铁向南,早观二七塔,午看黄鹤楼,傍晚欣赏岳阳楼的风光,将成为很平常的一景。
河南沿线城市率先受益
月初在北京参加完2012年中国服装大会的郑州领秀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斌是乘飞机回来的。如果会议晚一段时间,他将可以乘坐高铁往返北京。
作为郑州服装业领军人之一,陈勇斌对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后的前景非常看好。“广州、深圳的纺织服装业较发达,京广高铁开通将推动郑州企业到一线城市学习、采风的频率和深度,同时也促进郑州的服装品牌在广州、深圳设立营运中心、研发基地。”
在陈勇斌看来,高铁网络形成后,郑州有很大的交通优势,有利于吸引外地企业进驻郑州。他说,可以预见,未来服装行业的华中大区总部会设在郑州。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品牌都会到郑州来,把郑州作为区域总部基地。
与两年前开通的郑西高铁向西运行不同,穿越河南南北的京广高铁就像一条大动脉,不仅拉近了河南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而且将直接推动沿海产业加速向河南转移,这已经成为经济界的共识。
“现代综合交通和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了,产业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落户,高铁网络的建成将对产业分工、产业转移进行大洗牌。”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 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认为,高铁解决了交通的问题,产业会向劳动力成本低、商务成本低、资源有保障的地方转移,郑州乃至整个河南高铁沿线地区都有这个优势。
这已经有例可循。因为距离珠三角更近,信阳已经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先摘到果子,信阳电子产业园这两年相继从深圳引进多家电子厂商,实现了液晶电视、智能手机“信阳造”,产业规模迅速壮大,高铁的开通更是加速了转移速度。
对河南产业集聚跟踪研究多时的中国产业聚集区网创办人杨建国说,高铁网络建成后,将可以覆盖河南大部分产业集聚区,这将大大增强它们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我知道的民权产业集聚区,因为郑州到徐州高铁会在这里设一站,尽管还没建,他们对外招商已经打出了高铁牌。”
杨建国认为,高铁将放大河南的优势产业,比如食品、农产品,它们会随着高铁快速地向外辐射,品牌的传播速度会成倍增长。“引进来的同时也推动产品快速地走出去。”
高铁开通,不仅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对提升河南传统产业也是一大利好。郑泰森说,河南工业偏重于资源型,运输成本很高,长期受困于铁路运能不足。高 铁开通后,客流向高铁转移,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将能够释放出大量的货运能力,企业的采购、物流成本降低,这将大大促进河南传统工业提升效率、节约成 本。
“高铁的便捷效应将有利于吸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从长远看,高铁将改变河南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从整体上缓解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郑泰森说。
京广南北大动脉全线开通后,连接的不仅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对沿线地区的经济、生活影响将是深远的。未来,郑州‘米’字形高铁路网形成后,陇海轴、京广轴、郑州重庆沿线、郑州合肥沿线、郑州济南沿线、郑州太原沿线的众多城市,都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高铁,以其特有的辐射效应,将会在中原大地上画出令人振奋的产业经济带。
郑州将迈向服务集散中心
过去,郑州被形容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高铁,将给郑州带来又一次重生,“米”字形的高铁网建成后,以郑州为圆心,形成省内半小时、1小时,国内2小时、4小时的高铁交通圈。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机遇,郑州该如何迎接?
市场的嗅觉最灵敏,在郑东新区的高铁车站,一个围绕高铁的商圈正在形成,商业地产、物流、商贸等行业迅速升温,写字楼扎堆而起。在专家看来,高铁对郑州的改变,绝不仅是增加一个高铁车站商圈、拉大城市框架,而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
在冯德显眼中,郑州要再一次被火车改变。“郑州要适应高铁时代,从城市特质上改变,变成一个依托立体交通优势的轻型城市,发展轻产业,摆脱粗、重的形象。”
从时空距离上,高铁相当于把郑州往沿海推进了近1000公里,承接产业就有了和别人比拼的基础,可以利用高铁的运输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吸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
“将来郑西高铁继续向西延伸,会形成快捷的欧亚大陆桥,到时候可以直接从陆上对接欧洲的技术、市场。”冯德显说,郑州一定要先比别人认识到这一点。
从冯的看法中不难读出,高铁带给一个城市的将是观念的革新,有机遇也有挑战;意识不到机遇、无力应对挑战,都将错失这场高铁盛宴。
以旅游业为例,高铁带来的不仅是人流,同时也加速了人的流失,如何引得来留得住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郑州市旅游局副局长何洪波谈到,高铁带动旅游规模的迅速扩张,对旅游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游客日趋多元化、个性化、深度化的需求是下 一步的重点,比如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就要尽快跟上。他说,通过高铁把河南的知名景区和周边整合成黄金旅游线路,实行旅游景点捆绑销售,将有效带动跨区域的 旅游经济带形成。
在中国产业聚集区网创办人杨建国看来,高铁对郑州发展高端服务业是个机遇,服务业最注重交通效率和辐射半径,郑州完全可以在服务业集散中心上下功夫。比如大型购物网的调配中心。
精明的商家已开始了在郑州的物流布局。12月6日,在2012年河南省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上,国内家电零售业巨头国美电器签约投资7亿 元,在郑州惠济区建设“一站式”销售“假日货仓”,将融合电子商务平台、产业化物流配送体系,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标准的现代化物流产业园。
河南辐射周边的交通优势,已成为大型家居商眼中的香饽饽。本月初,承接深圳家具业转移的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已开工奠基,该基地规划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将满足家具企业华中地区的生产制造、300公里半径内的分销、500公里半径内的零售等发展需求。
刚公布的《中原经济区建设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郑州要发挥综合交通优势,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建设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被具体勾画了出来。
高铁会带来“同城化”
郑武高铁开通时,郑州到武汉单程最快116分钟的时间让人有了这样的美好构想:今后,河南的道口烧鸡带到武汉还尚有余温,湖北的莲藕摆到郑州市场时,或许身上的泥还是湿的。
这就是高铁带来的“同城化”时代。河南科学院地理经济研究所所长冯德显说,高铁带来的同城化将给生产、生活带来全新的改变,未来肯定会有很多因高铁产生的新融合。
冯德显认为,高铁将给河南人带来新的世界观,改变人们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过去,半个小时步行能走两三公里、开车能到五六十公里、而高铁能跑一百五六十公里。高铁时代,能让你完成过去很多无法实现的事情。
伴随高铁的开通,郑州到周边的城际铁路也在加速推进,届时,从郑州有多种快捷方式到周边的开封、许昌、新乡等地。人往哪里去,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 冯德显说:“以前去趟北京、上海,得准备两三天,有了高铁当天就能来回,这样的流动性会催生哪些新东西,暂时还真是无法预料。”
郑州和周边的武汉、西安长期处于竞争状态,高铁的开通将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郑泰森认为,对郑州而言,大运量、高密度、公交化的高铁将是一个解决高 素质劳动力不足的好机会。“北京、武汉、西安科教发达,高素质人才多,‘同城化’方便了人员往来。”他说,伴随人员流动,一定会带动技术、资本、产业流 动,相互之间的融合会碰撞出许多新的机会。
郑州火车站周围挤满了服装批发市场,新的高铁东站周围将来还会是这样吗?“我觉得这里将来会产生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深耕郑州服装业的《中国 裤业》杂志总编辑丁岩谈起高铁也在深思。他说,高铁对郑州服装业的影响会持续发酵,新东站的商业潜力也很大,但具体会产生什么,现在还有点看不准。而这, 也正是高铁带来的无限可能。7
京广高铁全线开通后,旅客来河南可一日领略四大古都风光。
高铁蛋糕先抢先得
虽然两年前郑州就有了郑西高铁、两个月前有了郑武高铁,但只有等到郑州至北京的高铁运营、京广高铁全线贯通后,高铁经济大时代才算真正到来。这一条南北黄金大通道的打通,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的便捷,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京广高铁开通,从郑州至北京两小时,到广州5个多小时,河南连接南北的优势完全体现出来。这条南北大动脉沟通了京津冀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武汉都市 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区,随之而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将让高铁效应充分释放,对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有着重要 意义。
迎接高铁时代,抓抢高铁机遇,这是记者采访中众人谈论最多的话题。是的,在早已开通高铁的日本,我们看到日本新干线的建成带动了产业升级,已经运营两年的武广高铁也让沿线城市受益良多。
从效应上看,高铁贯通一定会引导相关产业的重新布局和整合,但哪些产业会转移,转移到什么地方,则因人因地而异。这完全取决于沿线如何利用这一契机,是否能围绕高铁的开通承接吸纳产业。
产业转移的机遇稍纵即逝,最多就是三五年,对河南而言,高铁网形成后,将能更快捷地接受京津、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和产业转移,对此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
抓抢高铁机遇,关键在行动,要解放思想,大力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超前谋划,早做准备,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政策洼地”。把产业空间拓展到中原经济区之外,把配置要素的目光放远至高铁线上。
如此,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铁经济大战中抢得一块蛋糕。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对高铁可能带来的发展机遇、高铁可能带来的商机,有些大家已经关注到了,但更多的还没有充分认识清楚。一些企业在摩拳擦掌,但不少还在犹豫观望。怎么抢,抢什么,高铁提出了新的课题。
历史上每一次运输生产力的大提升,都划时代地丰富着人类物质文化生活,拓展着人类的生存时空。高铁带来的绝不仅是产业转移、出行方便,还有对生活文 化观念的潜在影响。就像有了高速公路之后,很多以前不敢想、不能做的事情都可以做了;高铁则会带来更加翻天覆地的变化。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到另一座城市 的时间比你横穿所在城市的时间还要短,而且所耗费成本更低时,你就会想到异地工作、生活。高铁的开通,将为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这种影响无处不在。文化界的一位朋友谈到高铁说,河南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资金、人才和配套生产能力缺乏,有了高铁,和北京、广州、深圳这些文化产业发达的地方对接就方便了,两者的优势相互补充,河南文化产业也许就能乘着高铁飞起来。
高铁,将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向前跑”